科研处

科研处
对外合作办公室

学校首页

网站首页

李珍萍教授介绍科研团队建设经验
2022年06月30日   科研处(对外合作办)

编者按:塑造学校科研文化,营造好的学校科研氛围一直是学校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疫情期间,学校倡导居家办公不停工,科研工作更是不能停歇,要力争在特殊时期努力做出更好的科研成果,服务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学校科研工作者的相关工作情况,科研处推出科研先锋系列报道,介绍学校科研人员、团队、机构以及学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希望能为学校的广大科研人员带来更多的启示,提供更多的参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共创学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期科研先锋报道带来的是学校管工学科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团队负责人李珍萍教授介绍科研团队建设经验。

李珍萍教授借鉴优化问题的研究方法,将科研团队的建设类比成一个优化问题。她说,任何一个优化问题都包含两大要素:一个是优化的目标,另一个是限制条件,也叫约束条件;科研团队建设的优化目标是实现成果数量最多和成果质量最高;而约束条件则包括人员情况、研究方向、研究能力、设施设备(环境因素)和资金政策(环境因素)等,其中硬件设备和资金政策属于不可控的环境因素,除此之外,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集中在前三个方面:组织团队成员,凝练研究方向,提升研究能力。

接着,李教授详细介绍了团队从组建至今的建设过程。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团队是2005年组建的,至今已经走过了16年的里程,李教授将这16年分为3个阶段:自由探索阶段、稳步成长阶段、开拓创新阶段。在自由探索阶段,团队成员共13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7人);博士比例为43%;研究方向8个。当时的主要困难是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太散且与学校的主流方向不一致。李教授首先确立了供应链管理中若干问题的建模与优化和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作为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带领团队成员从零开始学习物流相关基础知识,通过聘请校内外专家指导、每周开展讨论班等方式,帮助老师转变研究方向,积累研究基础。在稳定成长阶段,团队核心成员逐渐稳定,一半老师研究方向转到了管工学科上,形成了4个与学科相关的研究方向,在优势方向上产出的科研成果数量逐渐增多。在开拓创新阶段,顺应电商物流迅速发展的需求,在校内专家李俊韬教授的建议下,团队将AGV智能仓储系统优化问题列入新的研究方向,并开始研读智能仓储系统相关文献、学习计算机编程技术,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目前团队的核心成员12人,全部为博士研究生毕业,团队成员的主要研究方向都集中到了优化理论与方法大框架下,成员之间各有所长:理论分析、建立模型、设计算法、算法实现,每个人都在团队中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基本形成了凝心聚力、优势互补的稳定结构。2018年,团队还获批北京市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

由此,李教授特别分享了其团队建设中的两点体会。一是关于团队成员转方向的问题,她建议青年老师转变思路,将转方向理解成学习一种新方法,拓展一个新领域,这样就会发现,原来转方向并不难,而且当你掌握了两个方向的知识和技能之后,会使科研工作如虎添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关于团队成员选择问题,强大的团队不需要每个人都掌握所有的知识和技能,但需要具备不同知识和技能的人共同参与,因此每个团队成员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在团队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成员之间要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最后,李教授介绍了团队下一步的建设思路和设想。她说,新形势下的科研工作的目标已经发生变化,接下来我们将瞄准在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和在服务社会、服务首都经济发展等方面多做贡献开展团队建设和科研工作。她表示会一如既往地带领团队成员,围绕国家和首都发展重大需求确定研究方向,凝心聚力,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效益,为管工学科建设和博士点申报做出应有的贡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北京物资学院科研处(对外合作办)  地址:崇德楼415
电话:010-89534221  邮编:101149